学校秦武峰副教授荣获“2022年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称号

发布时间:2023-02-09      来源:双高建设专题网      浏览量:2288人次

1月13日,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共湖北省委讲师团印发《关于2022年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先进典型交流活动的通报》,对理论宣讲成效突出的50个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50名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36篇优秀理论宣讲报告、22个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予以通报表彰,我校党政办公室副主任、林业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秦武峰副教授荣获“2022年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秦武峰副教授是湖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他积极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宣讲教育的过程中,他创新观念、创新形式、创新机制,用信息化的手段、用生动的故事、通俗的语言,讲到群众师生的心坎上,帮助群众师生解疑释惑,为绿色发展“加码赋能”。

秦老师宣讲生态文明非常注重基本功,他常说,若要讲得好,必须源于真信、真学、真用。坚定的信仰是做好理论宣讲的基础。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了掌握生态文明宣讲“基本功”,他充分利用林业职业教育资源,2013年启动开发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2014年对在校生开展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2015年参与“传播绿色文化·共建生态校园”对社会宣讲活动,2019年建设“绿色中国”在线课程,实现了生态文明宣讲从“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到“进专业、进行业、进社会”协同,2019年《楚天都市报》专版报道课程开发事迹。他说,讲授生态文明必须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既要讲好“普通话”,又要讲好“林业语”,还要讲好“鼓劲话”,无论精美课件的制作,还是表情动作的表达,以及接地气的语言,三者自然地融为一体,都会让人对他的讲授内容入耳入心。

谁抓住了议题,谁就赢得了人心。他通过鲜活的课程素材、新颖的教学方案、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活泼的授课方式,打造出良好的宣讲氛围。《印象乡愁:生态环境怎么了》,他从饱含乡愁的画面做引导,以问题为导向,受众自组织展开讨论。《绿色福祉:绿水青山变金山》,以“湖北的森林资源值多少钱?”“空气能不能卖钱”这些问题切入,氛围瞬间活跃起来。从一个较小的切入点诠释绿水青山就是大家的绿色福祉。《绿色生活:美丽中国新路径》则聚焦到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讨论衣、食、住、行、用中的绿色与低碳。

在他的主持下,团队打造了系统的宣讲架构,彻底解决了理论宣讲临时性、分散性等问题。一是宣讲“两阵地”。依托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6个专题教学并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依托湖北大冶楚林实验林场开展1专题实践教学。二是运行“三联动”。湖北林业职教集团提供平台及案例(2平台+N案例)、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导一体化设计(三级贯通)、名师团队开展教学宣讲(混编团队)。三是支撑“四配套”。湖北省林业局培训中心在行业培训中负责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业”、生态文化馆教学资源库“供案例”、林业与生态文明研究所“研课程”、传播绿色文化·共建生态校园活动促成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

多年来,无论是服务全省林业行业干部培训班,还是为全省“三支一扶”岗前培训宣讲,以至在各中小学邀请的分众化的宣讲或实践活动,他带领团队都想方设法用质朴平实、幽默风趣的语言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翻译”成群众语言,使受众在轻松愉快中理解掌握,让人们在掌声、笑声中获得精神洗礼,理论宣讲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