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法规 > 全国林业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
全国林业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4-10-05      来源:培训处      浏览量:4617人次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人才强林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林业人才队伍,为建设现代林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林业人才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深入贯彻人才强林战略,紧紧围绕林业中心工作,大力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才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主要成

1.人才总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末,全国林业从业人员总数达到4500万人。其中,林业系统职工总数为170.2万人,共有各类人才80.5万人,比“十五”末增长了5万余人。林业系统各类人才中,行政管理人才9万人,专业技术人才35.7万人,经营管理人才18.8万人,高技能人才17万人。除系统内人才明显增长外,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非公有制林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上大量人力资源进入林业领域,有力地充实了林业人才队伍。  

2.人才素质不断提高林业人才的学历、职称稳步提高。全国林业系统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9万人,占人才队伍的23.6%;具有高级职称的3.1万人,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8.7%。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着力实施青年拔尖人才、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一批优秀人才迅速成长,成为林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⒊行业培训成绩显著。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紧紧围绕林业改革发展大局,大规模开展行业培训,有力地提高了林业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十一五”期间,共培训各类从业人员近4000万人次。其中,培训干部420万人次、工人440万人次、林农3058万人次、森林公安民警6万多人次。  

4.林业教育全面加强高等林科教育蓬勃发展。全国涉林学科博士点增加到105个,硕士点增加到287个,4个林业一级学科点和9个林业二级学科点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林业职业教育稳步发展。5所中职学校和2所高职学院分别进入国家示范性院校和国家重点学校行列。“十一五”期间,共培养研究生2.2万人,本专科学生(含高职)24.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13.5万人,为林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  

5.人才开发环境明显优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和大中型林业企事业单位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初步形成了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多方力量广泛参与的林业人才工作格局。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针对各类人才队伍建立了不同的选拔、使用、培养和考核办法,初步形成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  

⒍人才效能得到有效发挥“十一五”期间,林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各类林业人才作用充分发挥,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特别是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大批基层实用人才在传播林业实用技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引领农村林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林业人才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人才结构性短缺,分布不合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尤其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林业领军人才缺乏,呈现出青黄不接的趋势。湿地保护、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领域专门人才急需紧缺。森林经营、林木种苗、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产业、森林旅游、林产工业等方面的实用人才和技能人才较为短缺。西部地区人才相对匮乏,基层单位和中小型企业人才普遍不足。  

⒉基层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偏低基层林业职工接受教育培训机会不多,知识更新滞后。部分人员通过继续教育,文化素养有所提高,但所学专业多为非林专业,“学非所用”问题突出。新进入林业系统的部分干部职工和新转向林业建设生产领域的大量林业从业人员,亟需补充学习林业专业知识和技能。  

⒊行业吸引人才能力不强林业属于艰苦行业,生产周期长,成果产出慢,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劣势明显。特别是广大林区和基层一线,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经济欠发达、条件艰苦,加上部分单位选人用人育人制度不全、机制不活,人才晋职晋升渠道不畅、通道狭窄,人才待遇普遍偏低,吸引力明显不足,长期存在紧缺人才进不来、优秀人才稳不住的问题。  

4.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林业企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实际提取比例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林业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没有稳定的财政预算,林业重点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中人才培养经费没有得到保证,导致林业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乏力,林业人才教育培训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二、林业人才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需求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林业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面临的形势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推动人才工作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人才优先发展、建设人才强国的新时期。  

林业具备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功能,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满足林产品供给、发展绿色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繁荣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林业“四个地位”,赋予了林业“四大使命”,林业进入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质量效益、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林战略,大力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林业人才队伍列入国家人才队伍建设的18个重点领域之中,林业人才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行业实际,科学规划、深化改革、整体推进,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林业人才队伍,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支撑现代林业科学发展。  

(二)人才需求分析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对我国林业人才队伍的总量、素质和结构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人才总量需要进一步增加“十二五”期间,我国林业建设任务愈加繁重,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要达到143亿立方米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要达到3.5万亿元,生态文化体系要初步构成。实现未来五年的林业发展目标,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林业人才培养,使林业人才资源的数量快速增长,把林业人力资源基数庞大的优势,转变为林业人才资源充足的优势。

2.人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国林业建设进入攻坚阶段。从生态建设来看,60%以上的宜林地集中在“三北”、南方石漠化及干热河谷等地区,造林绿化事业向纵深推进难度加大。从产业发展来看,国际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林业经济增长方式面临深度调整,林业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从发展转型来看,林业发展必须从主要依赖资源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林业向纵深发展的艰巨性,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林业人才队伍素质,以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⒊人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从专业领域来看,随着多功能林业的兴起和现代林业建设内涵的丰富,既要稳定林业工作传统领域的人才,又要充实林业工作新兴领域的人才。从队伍类别来看,适应林业行政职能增强、农村林业蓬勃发展、林业产业做大做强的需要,迫切要求加强林业行政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基层实用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从区域分布来看,为落实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步伐,迫切要求加强对西部地区林业人才的培养和智力支持。

三、“十二五”林业人才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人才强林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紧缺骨干人才为重点,以重大林业人才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发展,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⒈服务发展,人才优先把服务现代林业发展作为林业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林业发展目标确定林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在林业建设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促进林业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  

⒉以用为本,激发活力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林业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广大林业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⒊突出重点,高端引领培养造就一批善于指挥现代林业建设的领导人才,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林业科学家,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以高层次人才引领林业人才队伍建设。  

⒋分类指导,分级实施。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制定不同评价标准、选聘办法和考核制度,实行分类指导。结合林业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确定具体的人才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各负其责,分级实施。

(三)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我国林业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数量更加充足、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明显提高的人才队伍。  

具体目标:  

——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到2015年,林业系统人才队伍总量增长到90.5万。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达到40.5万,高技能人才达到20.5万。  

——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林业系统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职称层次进一步提升。到2015年,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达到31.3万,占整个人才队伍的34.6%,高级职称人才达到3.8万,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9.4%。

——重点人才培养得到加强林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取得重要突破,急需紧缺骨干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改善,重点领域人才数量进一步增加。  

——人才使用效能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人才培养使用引进制度,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各类人才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四、林业人才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重点人才培养  

⒈突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围绕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托林业科研院所、高等林业院校和高新林业企业,以林业重点工程、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研发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为主要平台,努力造就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林业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高层次的创新科技人才队伍。  

⒉大力开发急需紧缺骨干人才。适应林业多功能利用和工作领域不断拓宽的需要,通过调整优化高等林业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加强专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在进一步抓好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荒漠生态系统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发展等领域骨干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业新兴产业发展、林业国际合作等领域急需紧缺骨干人才的培养,确保人才配备较好地满足林业发展的需要。  

(二)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⒈党政人才队伍。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核心,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通过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党政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加强工作业绩考核和监督管理,推进干部定期交流、轮岗和挂职锻炼等,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业务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优良的党政人才队伍。特别要强化县级林业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等培训,着力提高组织管理、依法行政和业务指导等能力的提升。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适应林业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骨干人才为重点,提供良好的事业发展空间,搭建创造展示平台,制定灵活多样的流动机制,改进收入分配激励办法,营造健康的学术环境,着力打造一支数量较为充足、结构较为合理、专业素质过硬、敬业精神突出、创新效能明显的专业人才队伍。围绕着力提高造林质量和森林质量,大力加强对国有林场和苗圃、林业自然保护区、乡镇林业工作站、森林管护站等基层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⒊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适应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依托知名公司、高水平大学和培训机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更好地发挥林业产业社团组织的作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和制度,加快推进林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林业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林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⒋高技能人才队伍适应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完善以林业企业为主体、林业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完善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⒌基层实用技术人才队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需要,以提高林业科技知识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乡土拔尖人才、“林业技术明白人”为重点,依托林业高校、林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基层林业机构,充分发挥林业基层场站的作用,通过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林业科技下乡等措施,着力打造一支数量较为充足、技术能力较强、示范带动作用较大的基层林业实用人才队伍。

五、林业人才发展重点工程

(一)林业科技领军人才工程

依托国家“创新2020人才”推进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结合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建设,培养30个重点领域国家林业科技创新团队,20名在国内外具有显著影响力的领军人才,100名引领林业行业学术技术发展的带头人。

(二)急需紧缺骨干人才培养引进工程

以林业碳汇、林权流转评估、生态监测、林业生物质能源、林木种苗等方面为重点,抓好急需紧缺骨干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做好急需紧缺人才预测工作,引导高等院校调整涉林学科设置,扩大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数量。依托林业重点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林业企事业单位采取搭建创业平台、提供优厚待遇等积极措施大力培养引进急需紧缺骨干人才。到2015年,培养开发急需紧缺骨干人才2.3万人。

(三)青年英才培育工程

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提升未来人才竞争力,加大对青年后备人才的培养。组织实施省部级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并重点扶持100名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通过支持攻读林业专业硕士学位培养400名基层一线骨干,提高其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继续实施林业青年科技奖项目,选拔培养60名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按照国家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要求,以中高级林业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更新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围绕生物技术与良种培育、森林与气候变化、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森林防灾减灾、有害生物防治、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材料、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管理、林地流转等重要内容,实施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大规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15万人次。

(五)高技能人才与基层实用人才开发工程

加强林业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建设,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完善职业标准体系,健全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完善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制度,建设4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到2015年培养高技能人才3.5万人。  

健全以林业职业院校、林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乡镇林业工作站为主体的基层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健全林业基层专业合作组织,以多种方式开展大规模的林农培训活动,培养造就一批技能精湛的基层实用人才和复合型基层管理人才,造就一批科技示范户与科技能手。力争到2015年培训基层实用人才60万人次。

(六)西部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援助工程

针对西部地区和基层一线林业人才不足、科技支撑薄弱的现状,积极实施西部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援助工程。加大对西部地区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每年培训西部林业人才500人次,力争5年内把西部省区省、市两级林业骨干人才轮训一遍。实施人才交流计划,每年选派100名优秀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到西部地区挂职锻炼或提供服务。继续开展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对口支援、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培工作,组织实施科技下乡、科技普及、科技示范行动,派遣林业科技特派员,鼓励林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实现引智入门和送智下乡。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人才发展投入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及国家有关人才和教育培训工作经费投入的规定,结合林业实际,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的长效机制。把人才培养经费和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资金纳入财政和基本建设投资预算,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渠道。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经费中,要有一定份额的资金用于人才资源开发,做到人员培养工作与工程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建立林业人才队伍建设财政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对林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急需紧缺骨干人才的引进、重点建设工程人员的培训、创新和优秀人才的奖励。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切实按工资总额的1.5-2.5%的比例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专项用于本部门本单位的职工教育培训。根据林业的公益事业属性特点,积极争取建立绿色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吸引国际和国内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投入,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促进林业人才事业发展。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研究制定各类林业人才能力素质标准,注重依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改革,建立健全林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创新人才选拔使用机制。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林业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改革和完善国有林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以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和全员聘用制为重点,实行人员录用公开招聘,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创新高层次人才培育制度。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深化林业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体现岗位绩效的薪酬制度,不断提高林业人才收入,并重点向优秀拔尖人才倾斜;积极探索科技人才按贡献大小、成果多少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争取落实国家关于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的政策,努力提高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林业人才的工资待遇。建立规范的人才表彰奖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林业人才进行表彰,对做出重大贡献的林业杰出人才予以重奖。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落实和不断扩大林业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健全林业人才服务体系,培训林业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三)加强人才工作基础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开发能力建设。依托林业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工程实验中心、龙头企业、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一批林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立健全林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以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为龙头、省级林业培训基地为主体的林业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以林业职业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站为载体的高技能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发挥行业社团和专业合作组织在人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育培训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深化培训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加强林业人才评价发现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林业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健全林业职业分类及其标准。搭建林业人才流动配置工作平台,完善人才流动公共服务,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引导促进林科大学毕业生就业。加强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研究,建立林业人才资源统计体系,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现状调查和需求预测,系统研究林业人才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人才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构建以中国绿色人才网为平台的信息沟通与协作平台,建立行业人才各类人才资源库,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发布制度。  

(四)加强人才工作组织领导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认识林业人才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人才工作作为优先发展指标纳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定期进行考核。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党委(党组)在人才工作中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委(党组)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各级林业人才人事部门要加强与计划、财政、劳动与社会保障、教育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了解政策、反映情况、争取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各单位要根据全国林业人才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任务和要求,紧密结合区域林业发展重点和工作实际,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人才发展规划或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人才工作交流和协调,建立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人才工作机制,有效整合人才工作资源,形成人才工作的合力,努力开创“十二五”林业人才发展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