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闻速递 >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发布时间:2021-08-06      来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浏览量:4711人次

7(UMK[G@P_O5`K%LK`[X7DG.png

这个夏天,病毒和我们的距离突然又变近了。尤其,这次来势汹汹的,是在国外早已横行的变种病毒。纵使有许多人在守卫着这座城市,纵使我们众志成城,也难免会出现一些负性情绪:我们心疼在35℃高温天里全副武装的、24小时工作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民警,志愿者;我们担心同城不同区的家人朋友;我们紧张自己的健康码变没变颜色……在这个时候,为了帮助大家尽快远离负性情绪的消极影响,拥抱健康,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些相关主题的具体做法。

01 疫情引发“疑病症”,您中招了吗?

1.什么是疑病症? 

   疑病症也叫做病理性健康焦虑(PHA),是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类型,主要是指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的观念。例如:“我虽然没有去医院进行诊断(先占的),但总是觉得(持久的)我有肺炎症状(严重的躯体疾病),我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担心或相信)恐慌.jpeg

2.疑病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1)过于频繁地去看医生。

(2)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搜索可能的疾病症状。

(3)不相信阴性诊断结果。患者越来越担心他的病可能永远无法成功诊断和治疗。

(4)避免去看医生。一些患有躯体形式障碍的人由于害怕发现自己患有严重疾病而回避医疗。

(5)回避他们认为可能构成健康风险的人员,地点和活动。

3.疑病症的表现有哪些?

   疑病现象主要表现为对轻微的普通感冒或流感的症状(偶有咳嗽等)感到恐惧,过于频繁地对照检查身体是否有新型肺炎的疾病迹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种暂时的体验。但如果超过6个月对疾病的持续强烈恐惧就可能发展成为躯体症状障碍,即所谓的“疑病症”。另外,随着全民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疑病症也越发常见。网络疑病症(cyberchondria)的名称来源于网络(cyber)和疑病症(hypochondriasis),它是指:出于对健康的困扰或焦虑,在网络上过度或重复搜索相关信息,结果扩大了这种困扰或焦虑的症状。TV`9K_K`@[3C7~66_$5S$L0.png

4.轻度疑病怎样自我调节?

(1)理解、接纳自己的那份“怀疑”。我们的任何想法都代表了内心深处的某种需 要,也许这些需要暂时还没有办法解决,那就先尝试着接受它吧。在接受的基础上,再慢慢尝试去理解。

(2)做好必要的防护,保持稳定的日常作息生活,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

(3)可以适当减少对疫情相关新闻的关注,寻找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4)尝试一些心理放松法:冥想、呼吸训练、正念等。

}3{_E9FMO5D6(9QK{SZ(AC2.png

02 与压力“共舞”,遇见美好

    目前,可能有些人感到焦虑、担心,甚至恐慌,这都很正常。这是我们对自我健康的重视和保护。我们接纳这样的反应,并能够通过自我照顾,寻求帮助等方式来认识它,宣泄它,逐步帮助自己走出负性情绪的笼罩。

1.调整认知,视危机为契机

  哪怕没有疫情,我们的生活也总是会面临着各种挑战,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自我调节的经验,不妨去探究一下自己的内在资源,转换一下思路(比如好久没享受过这么长的假期),或是把危机“开关”拧上一些(比如少用手机刷一些疫情新闻),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方法!

笔芯  .png

2.接纳情绪,重在自我调适

  当下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都是人在应激状态下的正常反应,我们要试着去接纳它。可以找家人、朋友倾诉,用文字记录,正念练习等等。总之,寻找到一些可控却又简单的事,将负面情绪及时释放,这将特别有助于我们重新获得控制感

3.理解并支持各种决策和安排

  无论是控制人口流动,还是全员核酸检测,都是这一年来总结出的,应对疫情的积极举措。我们经过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危机应对,相信我们的政府、媒体、专家及大众都有了很多的相对成熟的经验!我们越是支持理解这些重要决策和举措,越是能让自己的心境慢慢稳定下来,从而产生适应决策的积极行为。此时,我们所有人同力同向,同进同行。当我们在意识层面认识到我们所做出的支持和努力,都是在履行担当和责任,我们个人的价值感会从内心产生,积极体验就会增强,情绪就稳定了,心境就豁达了,对待这些决策的态度也会不一样。

4. 适量运动

   运动能缓解压力,让人保持良性的、平和的心态。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产生的内腓肽,能愉悦神经。内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作“快乐因子”。内腓肽效应会让人感觉到高兴和满足,甚至可以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非常时期的运动要因地制宜,注意安全。例如,在住处做力量型的健身运动;跟着一些室内运动的视频做操、做俯卧撑,练瑜伽等等。

@D]}~H16$YFJ3UWL}IYO6YC.png

5.  关注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负性消息

 我们关注什么,心里就会长出什么。如果我们宅居在家,我们就关注与亲人互动,家务活动,以及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如果我们在工作,就聚焦工作,讨论工作,踏实工作。当我们聚焦自己正在做的,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负性信息和负性情绪就很难挤进我们的思维,我们就越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中去,而不是被负性信息吞噬。

1.png

6. 保持营养

  特殊时期,我们依旧要尽可能地做到好好吃饭,保证身体必须的营养。这不仅是保证正常工作的物质前提,也是自己获得基本营养的前提。身心一体,当我们具有足够营养的心理体验时,不仅有助于我们感到健康有力量,也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03负面情绪不要怕,调试起来有办法

1.与负面情绪共舞,好奇、理解并接纳它

2.主动、直接表达心理需要,获取最大程度社会支持

虽然被隔离观察或居家隔离,现代化、智能化的多媒体方式完全可以帮你隔空不“真空”。打开通讯录、微信、QQ,找到亲人、朋友、同学,主动和他们谈一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最大程度地获取社会支持。越是非常时期,我们越是在乎生命里的重要他人。因此,得空的时候,给你的亲人、朋友或者同事打个电话,发个微信,了解他们的状况,告诉他们你的牵挂,并嘱咐他们好好照顾自己。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烦恼向亲朋倾诉,获得支持和理解,帮助自己尽快走出压力的困扰。}SXO$UD9S4`K4E07959XCNO.png

3.当自我调节确有困难时,积极寻求专业心理服务

正视心理健康需求,树立“求助是强者的表现”的信念。当通过自我调节仍然无法走出心灵阴霾,内心一直感到焦虑和恐惧,并且已经较为严重地影响到自己及家人生活,可以通过我们的心理服务热线来寻求专业的帮助。

 

 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服务队 

心理支持热线:4007-027-520

每日接线时段:9:00-21:00

 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支持QQ热线:1297609128

每日在线时段:9:00-18:00

关注心理健康.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