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工学院——“红心匠语”辅导员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2-05-25      来源:学生工作处      浏览量:1585人次

工作室基本情况介绍

“红心匠语”辅导员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4月,在学生工作处(团委)以及园林建工学院党支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工作室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红专融合,德技并修”为育人特色,整合力量,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工作室作为红色阵地、工匠摇篮,以“大思政”和学生成长为两个着力点,开展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学生将红色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为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

工作室特色

“红心匠语”辅导员工作室方向是以“红色文化特质融入工匠精神”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工作室。

树立1个育人理念:树立“红专融合,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

建立2类育人基地: 校内红色文化育人培育基地,校外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基地;

协同3个育人圈层: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课堂;

打造4个育人模块: “网络思政+校园文化”的环境育人模块、“公共必修+公共选修”的课堂育人模块、“红色诵唱+红色讲堂”的课外育人模块、“以赛促行+社会实践”的实践育人模块。

完善5个育人措施:课题研究、专题式研讨、自我探究学习、体验式实践、感悟式反思;

工作室成长目标

打造品牌。继续打造特色品牌栏目,研究“红色特质工匠精神”的效应和实际育人效果,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贴近学生特点和实际需求,激发网络正能量。

进一步做好网络思政工作。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依托工作室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教育指导工作。

制定个人成长目标。每位工作室成员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培养目标,为自己制定三年职业成长目标,并按时完成工作室提出的工作目标和科研工作任务。

工作室架构

在人员分工上分为: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

在营运体系上分为:队伍建设小组、理论成果研发小组、公众号运营小组、调研实践小组,文化宣讲小组。

在产出内容上分为:网络课堂制作小组、微视频类制作小组、摄影作品类制作小组、音乐作品类制作小组。

工作室成员

工作室成员基本固定在30名,10名教师和20名学生。教师团队分顾问2名、主任1名、副主任1名、成员6名;学生团队分主任1名、副主任3名、部长4名、成员12名。

工作室主持人:王晓,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副院长,讲师。就业创业导师、心理咨询师。所带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林科优秀毕业生”等,本人荣获“十佳辅导员”、“先进工作者”等。在十五年的一线辅导员岗位工作期间,她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政教育、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等方面的研究。

工作室助理主持人:黎玉娟,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辅导员,副教授。就业创业导师、心理咨询师。具备二十多年的一线辅导员岗位经验,全身心投入学生工作,尤其擅长学生心理疏导沟通、学生团建工作。

工作室目前取得的成绩

工作室育人成效显著。工作室打造“四位一体”工程,后续逐步搭建“一个红色文化网络思政平台”、打造“一个科研平台”、研讨“一个红色文化精品研学项目”、培育“一支优秀辅导员队伍”,引领“百名优秀大学生”。目前,工作室培育出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省“优秀志愿者”,数位学生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奖。

工作室科研成果丰硕。在工作室导师团的殷切指导下,工作室辅导员老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截至目前,依托工作室前期研究基础,已成功申报并立项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3项,省教育教学课题1项(劳动课的课题),并已提交多份校级课题正在审批中。

工作室实践案例丰富。后续工作室将围绕杨科等优秀党员毕业生进行深入访谈,探索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培育的有效路径。通过一个学院优秀辅导员团队的建设,培养出一批具有红色烙印工匠精神的教师、学生先进典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战斗精神。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