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1 来源:生态环境学院 浏览量:196人次
(生态网讯)6月26日至27日,2025年赤壁市“赤壁工匠”职业技能大赛——茶业职业技能竞赛在羊楼洞古镇隆重开赛。我校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2020届毕业生杨拓受邀担任大赛裁判,以专业视角为赛事护航。这位从职业院校走出的青年才俊,历经校赛、市赛、省赛、国赛的淬炼,完成了从赛场新秀到竞赛裁判的蜕变,成为职业教育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鲜活例证。
本次大赛由赤壁市政府主办,吸引全市 10 支代表队 42 名选手在茶艺师、制茶师、评茶员三大赛项同场竞技。作为执裁者,杨拓特别关注选手的实操细节:“比如杀青手法、干茶的样品留存,这些看似细微的环节,恰恰体现选手制茶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他的评分标准既遵循国家标准,又融入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得到大赛组委会“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的高度评价。
杨拓的职业成长轨迹清晰标注着技能竞赛的烙印。以校赛为起点、在赤壁市、红安市、恩施州、武汉市、湖北省、湖南省、全国各项技能大赛一路打拼,勇创佳绩。毕业后五年间,杨拓从基层技术员逐步晋升为湖南溪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厂长,全面负责公司日常生产及品控、人事管理与销售。此次执裁赤壁大赛,他与华中农业大学茶学系黄友谊教授、陈玉琼教授等资深专家共同组成裁判组,为行业赛事提供专业技能服务。“第一次参加校赛时手都会抖,现在作为裁判要为每一份评分负责。”杨拓在采访中坦言,“从紧张备赛的选手到冷静执裁的考官,每一次身份转变都是对专业能力的重构,母校的实训教学和竞赛历练为我铺就了成长阶梯。”
在羊楼洞古镇的千年茶香里,杨拓的执裁身影勾勒出职业教育的育人轨迹——从初入校园的技能“新手”,到全国竞赛的获奖选手,再到地市级赛事的裁判专家,这条成长之路印证着:在职业教育的土壤上,只要怀揣匠心、深耕技艺,就能在产业发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正如杨拓在给学弟学妹的寄语中所说:实践是成长的磨刀石,竞赛是进步的试金石,愿每一位职教学子都能在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
我校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始终坚持“工学结合、以赛促学、课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专业师生团队在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中获奖30余项,为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区茶企输送了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相关专业毕业生在行业企业就业满意度达95%以上,多人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或管理中坚。杨拓担任赛事裁判,是行业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学校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祝贺。
(通讯员:朱珺语 审核人: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