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2 来源:生态环境学院 浏览量:320人次
(生态网讯)4月18日,我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师生走进茶博会,以行业“风向标”为课堂,在产销一线汲取鲜活知识,深度感知茶产业发展脉搏。
解码产业前沿:从产区风貌到市场脉动
展会现场,学生们聚焦各大核心产区展位,对比西湖龙井的“扁平挺秀”、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云南普洱的“陈韵悠长”,通过观外形、闻干香、品茶汤,系统梳理不同地域茶叶的品质特征与风土关联。在数字化种植展区,智能水肥管理系统、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实景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智慧茶园”如何颠覆传统生产模式。而消费者品鉴区前排起的长队、网红直播区的热烈互动,则清晰勾勒出年轻群体对冷泡茶、茶咖特调等新品类的追捧趋势,为市场需求分析提供了鲜活案例。
企业生态观察:从技术革新到文化表达
实训中,学生重点关注企业展厅的“差异化竞争”密码:有的茶企以非遗工艺传承为核心,通过老茶样陈列、制茶工具展陈传递匠人精神;更有企业现场演示茶叶深加工技术,从茶多酚提取到茶食品研发,展现产业链延伸的多元可能。“原来一家企业的展厅就是一本‘立体教科书’,从产品陈列到话术设计,都藏着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的学问。”学生在笔记中写道。
学思践悟融合:把行业现场转化为“活教材”
实训过程中,教师结合展会资源开展“移动课堂”:在审评台前讲解“五因子审评法”的实战应用,在包装设计展区分析视觉传达如何赋能产品溢价,在产销对接会现场引导学生观察供需双方的谈判逻辑。这种‘在现象中找原理,在案例中练技能’的方式,让抽象的产业理论变得可触可感。
此次茶博会实训,不仅是一次技能锤炼,更是一场对产业生态的“全景式认知”。学生们在观察中思考、在体验中成长,既积累了从种植加工到市场运营的全链条知识,更深刻理解了“一片茶叶”背后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使命。未来,我校将继续依托行业展会等优质资源,打造“行走的课堂”,培养更多懂技术、知市场、有情怀的茶业新才。
(通讯员:朱珺语,审核: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