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校园风采 > 科技小论文
科技小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11      来源:态青春      浏览量:784人次

(作者 章祝思)近日,由央行四位经济学学者发表的论文,将文理争锋再次推向了新高度,作者在原文中说“我们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而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早在《围城》中提到“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外文系看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看不起哲学系,哲学系看不起社会学系,社会学系看不起教育学系,教育系的学生实在没人看不起了,只能看不起他们的老师”。

  所以将这条虚幻的文理歧视链追本溯源,我们可以发现,从古至今,人们都有着理学更高大尚的固有思想。但于我个人而言,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必然是两种看似“矛盾”的思维,相互兼容并蓄的成果,为什么一定要将二者被动分离,并论出毫无意义的高低呢?为什么人文社科的研究价值不受到重视呢?

1652263205368469.png

  因为在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趋势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最先拥有某种生产技能的人,一定是第一批被迫切需要的。相对于理科培养的技能点,文科更侧重培养我们的能力点,所以它的劳动产品是抽象化的,更加侧重探索社会发展的问题是什么?而不是如何解决。但不可置否的是,遇到任何问题时,我们必须先了解问题是什么,才能进一步制定解决方案。就像牛顿等科学家在做精密科学的实验之前,必须先感性的提出看似荒谬的设想。所以以偏概全来讲,感性是理性的基础,也是理性的最终结果。

  “其实理性与感性是不曾分开过的,过分的强调其中之一,是不理性的,也是不感性的”文理本身并不存在高低,只是二者针对群体发挥其效益的方向性和时效性不同罢了。人不能脱离感性或理性存在,社会同样不能摒弃人文精神或科学实践任何一方单独发展。所以文理固然是抉择,但也仅仅只是基于国家如何高速发展的大前提之下,去做出合理规划与判断。

1652263167344524.png

  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理应以担当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多元化的社会,不局限于小范围无意义的交涉,力争思想上的大格局,才能在自己的领域熠熠生辉,为祖国的美好未来锦上添花。鲁迅先生曾言“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斯人已逝,但精神不息,相信所有眼前的磨难困苦都会演绎成未来经久而不朽的回忆,也坚信有志青年们终将承国之大计,了鸿鹄之梦。